文|羽毛媽媽談育兒
月球繞著地球轉、地球繞著太陽轉,這是宇宙中的規律。這個規律也適合大部分家庭,包括我們家:寶寶是月球、媽媽是地球、爸爸是太陽。
最美好的家庭模式是:
家庭是父親的王國、母親的世界、孩子的樂園。——愛默生28天前的寶寶寶寶:天天圍著媽媽轉,一刻也不能分割。分離焦慮症?有,但早已過了;不見還好,一見就粘。
1.為什麼寶寶這麼粘媽媽?
01. 母乳時間長:休完產假上班後,我依然堅持母乳,一邊上班一邊背奶。我一下班就趕回家,寶寶只要嗅到熟悉的奶香味,什麼都不要了,立刻哭著鬧著要媽媽。
天生的安全感給她的心靈植下一顆種子:世上只有媽媽好!
02. 親子陪伴多:在寶寶一歲後我就參加了早教中心的親子課程,每個周末都帶寶寶去玩遊戲。每次的親子課程都是我陪寶寶去的,爸爸因為工作和其他緣故沒有出席過寶寶的親子課程。
親子遊戲很多都是父母孩子一起協作完成的,在這個過程中,親子關係更加連接緊密。
03. 生活照顧全:三歲前,因為爸爸調去外地工作,每個周末才能回來,所以寶寶的吃喝拉撒、啟蒙閱讀、心理發育等所有事情都是我操心操勞的。
04. 母女一條心:生她前一根臍帶緊緊將我們連接在一起,雖然出生後臍帶剪了,但是心靈上的臍帶永遠也剪不斷。
寶寶心裏面的種子快速長大,長成一棵什麼都依戀媽媽大樹的小樹,幹什麼都要媽媽陪著。本以為按照書上的教育可以養育一個完美寶寶,後來才發現:盡信書不如無書。
2.沒有處理好斷奶期和分離期
等寶寶三歲以後,她還是不肯獨立,不願意長大。這導致了我們之間很多衝突:我想沖涼的時候,希望她可以自己玩玩具或者看看書。可是她非要搬個凳子坐在門口等我沖完涼再一起玩玩具或者看書。
因為有時候不得不讓她自己呆一會兒,所以拿出了萬無一失的絕招:「手機」。不只是我們大人離不開手機,小孩子也對手機沉迷。只要手機一拿出來,她就可以乖乖呆上很久很久,甚至有手機不要媽媽了。
嚴重的依賴,心理沒有斷奶,讓我忽略了寶寶在繞著我轉的同時她自己還要自轉。
28天前的媽媽因為所有客觀主觀原因,寶寶一直很粘我,就像月球繞著地球轉。除去工作,我已經將大部分時間來育兒,幾乎沒有自己的生活空間。
這樣的生活導致自己脾氣越來越差,越來越容易情緒失控。
生完寶寶後,我有一段時間抑鬱症,還好自己調整過來了。雖然生寶寶前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,但是發現現實生活中還是出現很多措手不及的事情。
例如寶寶爺爺奶奶相繼去世了,沒有人幫忙照料寶寶;孩子爸爸調去外地工作了,家裡所有大小事務全部自己承擔。
生孩子前我經常去旅遊,生孩子後我只能看別人旅遊;
生孩子前我十足文藝范,生孩子後我徹底把「文藝病」治好了;
生孩子前我每周去美容院,生孩子後我從來沒好好弄過自己的臉。
前後巨大的落差,生活沉重的枷鎖,讓我忘記了地球的自轉。安於停止不動,沒有一絲上進的動力。
28天前的爸爸爸爸其實很愛媽媽,也很愛寶寶,可是工作剛起步,這是一個機遇,也是實現他夢想的最好時機。因為機遇難得,爸爸應酬多了,一個周末回一次家也變得奢侈。
每次爸爸回來我都不讓他錯過每一個陪寶寶的機會:親子活動讓他參加、洗衣做飯讓他動手、寶寶生病馬上讓他回來,如果做不到,更多的將是埋怨和疏離。
雖然我理解他的工作,但是我非常渴望他推掉所有應酬來陪伴我們,這讓他感到限制了,於是變得越來越不愛回家。
為什麼我越來越討厭寶寶、討厭爸爸、討厭自己?原來是我整天圍著他們轉,忘記了自己也需要轉起來,學習起來。
一切機遇都是給有準備的人我一直在寫寶寶的成長記錄和育兒心得,只是全部記錄在個人私密空間,忠實粉絲就是孩子的爸爸。他的每個評論和點贊都在告訴我,他也一直關心著寶寶的成長,一直在努力創造更好的世界給我們。
如果我寫的文章沒有得到及時的回復和點贊,我就會傷心失落,認為他在忽略寶寶的成長,這種心態導致我們三人進入一個惡性循環。
直到有一天,我接觸頭條,在頭條上註冊,成為了一個創作者,在育兒領域繼續分享自己的心得和體會。
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轉變:我開始自轉起來了!
因為要在頭條上創作,我重新總結自己在育兒道路上的坑坑窪窪,才發現自己一路走來跌跌撞撞,很多理論沒有應用到實際生活中,所以才導致寶寶越來越叛逆。
發現自己的問題後,我開始在頭條上創作文章,每一篇都有寶寶的問題和自己育兒的影子。
連續寫了五篇文章後,通過了原創;第六篇得了第一個青雲獎,第七篇得了第二個青雲獎。
這個過程,剛好是28天!
世間其實很奇妙,冥冥中早已註定。
28天後:因為我把更多的時間用於寫作,所以一改平時拖沓的習慣,用最高的效率完成日常生活中的瑣事。身教大於言傳,我的一舉一動一直被寶寶看在眼裡。
她發現媽媽變了:下班後變得愛看書了、溝通時變得更加有耐心了、教導她時變得更多技巧了、交流時更像朋友間平等了。
這些都得益於自己寫的文章,因為給別人輸出了大量的信息,這些信息反而深深植入了自己的腦海。
以前模仿別人的方法生搬硬套,現在才發現一切都忽略寶寶自己的特性。
因為要長時間在電腦面前工作,所以我一有時間就去戶外跑步。以前也經常跑步,但是沒有堅持,現在為了一個長遠的目標,我隔天就會跑上幾公里,突然發現自己更加精力充沛了。
因為寫作讓我變得充實和自信,加上跑步更加苗條健康,我變得越來越美了。
我的變化吸引了寶寶和爸爸的變化:寶寶非常支持我的寫作,每當我寫作時她都會拿個枕頭讓我靠在椅子上,並充滿愛意對我說:「媽媽,你寫作業,我自己看書。」
以前看動畫片停不下來的她,現在到了約定時間就會自己關掉。吃飯穿衣也不讓我幫忙了,什麼都要自己來。
我在一旁看書寫筆記的時候,她就在一旁安靜地畫畫,再也不像以前那樣時刻需要我的關注。
我和寶寶的變化也吸引了爸爸的變化,爸爸變得越來越愛回家了;加上工作上了軌道,每周都能回來三四天。每次回來主動承擔大部分家務,照顧寶寶的生活和輔助寶寶的作業。
那一刻,我覺得所有的付出都獲得了回報。我們一家人,越來越幸福了。
這背後歸於吸引定律:吸引力定律:
有一種我們看不見的能量,一直引導著整個宇宙規律性的運轉。這種能量引導著宇宙中的每一樣事物,也引導著我們的生活,這種能量就是——吸引力。
物以類聚,人以群分。人總是傾向於跟自己的同類待在一起。這主要是由於人在心理上需要尋求一種歸宿感,從而獲得五大需求之一的安全感。
同頻共振,同質相吸。就是說,頻率相同的事物,會引起共振。 就像物理界認為任何有質量的物體存在吸引力一樣,人的思想也存在吸引力。
人的思想具有吸引力作用:
你想好的事情就能吸引更多好事發生在你身邊,你越是想著不好的事情就會吸引更多不好的事情發生在你身邊。
#我和頭條的故事#
28天時間:寶寶變乖了、媽媽變美了、爸爸變得愛回家了
文|羽毛媽媽談育兒
月球繞著地球轉、地球繞著太陽轉,這是宇宙中的規律。這個規律也適合大部分家庭,包括我們家:寶寶是月球、媽媽是地球、爸爸是太陽。
最美好的家庭模式是:
家庭是父親的王國、母親的世界、孩子的樂園。——愛默生
28天前的寶寶
寶寶:天天圍著媽媽轉,一刻也不能分割。分離焦慮症?有,但早已過了;不見還好,一見就粘。
1.為什麼寶寶這麼粘媽媽?
01. 母乳時間長:休完產假上班後,我依然堅持母乳,一邊上班一邊背奶。我一下班就趕回家,寶寶只要嗅到熟悉的奶香味,什麼都不要了,立刻哭著鬧著要媽媽。
天生的安全感給她的心靈植下一顆種子:世上只有媽媽好!
02. 親子陪伴多:在寶寶一歲後我就參加了早教中心的親子課程,每個周末都帶寶寶去玩遊戲。每次的親子課程都是我陪寶寶去的,爸爸因為工作和其他緣故沒有出席過寶寶的親子課程。
親子遊戲很多都是父母孩子一起協作完成的,在這個過程中,親子關係更加連接緊密。
03. 生活照顧全:三歲前,因為爸爸調去外地工作,每個周末才能回來,所以寶寶的吃喝拉撒、啟蒙閱讀、心理發育等所有事情都是我操心操勞的。
04. 母女一條心:生她前一根臍帶緊緊將我們連接在一起,雖然出生後臍帶剪了,但是心靈上的臍帶永遠也剪不斷。
寶寶心裏面的種子快速長大,長成一棵什麼都依戀媽媽大樹的小樹,幹什麼都要媽媽陪著。本以為按照書上的教育可以養育一個完美寶寶,後來才發現:盡信書不如無書。
2.沒有處理好斷奶期和分離期
等寶寶三歲以後,她還是不肯獨立,不願意長大。這導致了我們之間很多衝突:我想沖涼的時候,希望她可以自己玩玩具或者看看書。可是她非要搬個凳子坐在門口等我沖完涼再一起玩玩具或者看書。
因為有時候不得不讓她自己呆一會兒,所以拿出了萬無一失的絕招:「手機」。不只是我們大人離不開手機,小孩子也對手機沉迷。只要手機一拿出來,她就可以乖乖呆上很久很久,甚至有手機不要媽媽了。
嚴重的依賴,心理沒有斷奶,讓我忽略了寶寶在繞著我轉的同時她自己還要自轉。
28天前的媽媽
因為所有客觀主觀原因,寶寶一直很粘我,就像月球繞著地球轉。除去工作,我已經將大部分時間來育兒,幾乎沒有自己的生活空間。
這樣的生活導致自己脾氣越來越差,越來越容易情緒失控。
生完寶寶後,我有一段時間抑鬱症,還好自己調整過來了。雖然生寶寶前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,但是發現現實生活中還是出現很多措手不及的事情。
例如寶寶爺爺奶奶相繼去世了,沒有人幫忙照料寶寶;孩子爸爸調去外地工作了,家裡所有大小事務全部自己承擔。
生孩子前我經常去旅遊,生孩子後我只能看別人旅遊;
生孩子前我十足文藝范,生孩子後我徹底把「文藝病」治好了;
生孩子前我每周去美容院,生孩子後我從來沒好好弄過自己的臉。
前後巨大的落差,生活沉重的枷鎖,讓我忘記了地球的自轉。安於停止不動,沒有一絲上進的動力。
28天前的爸爸
爸爸其實很愛媽媽,也很愛寶寶,可是工作剛起步,這是一個機遇,也是實現他夢想的最好時機。因為機遇難得,爸爸應酬多了,一個周末回一次家也變得奢侈。
每次爸爸回來我都不讓他錯過每一個陪寶寶的機會:親子活動讓他參加、洗衣做飯讓他動手、寶寶生病馬上讓他回來,如果做不到,更多的將是埋怨和疏離。
雖然我理解他的工作,但是我非常渴望他推掉所有應酬來陪伴我們,這讓他感到限制了,於是變得越來越不愛回家。
為什麼我越來越討厭寶寶、討厭爸爸、討厭自己?原來是我整天圍著他們轉,忘記了自己也需要轉起來,學習起來。
一切機遇都是給有準備的人
我一直在寫寶寶的成長記錄和育兒心得,只是全部記錄在個人私密空間,忠實粉絲就是孩子的爸爸。他的每個評論和點贊都在告訴我,他也一直關心著寶寶的成長,一直在努力創造更好的世界給我們。
如果我寫的文章沒有得到及時的回復和點贊,我就會傷心失落,認為他在忽略寶寶的成長,這種心態導致我們三人進入一個惡性循環。
直到有一天,我接觸頭條,在頭條上註冊,成為了一個創作者,在育兒領域繼續分享自己的心得和體會。
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轉變:我開始自轉起來了!
因為要在頭條上創作,我重新總結自己在育兒道路上的坑坑窪窪,才發現自己一路走來跌跌撞撞,很多理論沒有應用到實際生活中,所以才導致寶寶越來越叛逆。
發現自己的問題後,我開始在頭條上創作文章,每一篇都有寶寶的問題和自己育兒的影子。
連續寫了五篇文章後,通過了原創;第六篇得了第一個青雲獎,第七篇得了第二個青雲獎。
這個過程,剛好是28天!
世間其實很奇妙,冥冥中早已註定。
28天後:
因為我把更多的時間用於寫作,所以一改平時拖沓的習慣,用最高的效率完成日常生活中的瑣事。身教大於言傳,我的一舉一動一直被寶寶看在眼裡。
她發現媽媽變了:下班後變得愛看書了、溝通時變得更加有耐心了、教導她時變得更多技巧了、交流時更像朋友間平等了。
這些都得益於自己寫的文章,因為給別人輸出了大量的信息,這些信息反而深深植入了自己的腦海。
以前模仿別人的方法生搬硬套,現在才發現一切都忽略寶寶自己的特性。
因為要長時間在電腦面前工作,所以我一有時間就去戶外跑步。以前也經常跑步,但是沒有堅持,現在為了一個長遠的目標,我隔天就會跑上幾公里,突然發現自己更加精力充沛了。
因為寫作讓我變得充實和自信,加上跑步更加苗條健康,我變得越來越美了。
我的變化吸引了寶寶和爸爸的變化:
寶寶非常支持我的寫作,每當我寫作時她都會拿個枕頭讓我靠在椅子上,並充滿愛意對我說:「媽媽,你寫作業,我自己看書。」
以前看動畫片停不下來的她,現在到了約定時間就會自己關掉。吃飯穿衣也不讓我幫忙了,什麼都要自己來。
我在一旁看書寫筆記的時候,她就在一旁安靜地畫畫,再也不像以前那樣時刻需要我的關注。
我和寶寶的變化也吸引了爸爸的變化,爸爸變得越來越愛回家了;加上工作上了軌道,每周都能回來三四天。每次回來主動承擔大部分家務,照顧寶寶的生活和輔助寶寶的作業。
那一刻,我覺得所有的付出都獲得了回報。我們一家人,越來越幸福了。
這背後歸於吸引定律:
吸引力定律:
有一種我們看不見的能量,一直引導著整個宇宙規律性的運轉。這種能量引導著宇宙中的每一樣事物,也引導著我們的生活,這種能量就是——吸引力。
物以類聚,人以群分。人總是傾向於跟自己的同類待在一起。這主要是由於人在心理上需要尋求一種歸宿感,從而獲得五大需求之一的安全感。
同頻共振,同質相吸。就是說,頻率相同的事物,會引起共振。 就像物理界認為任何有質量的物體存在吸引力一樣,人的思想也存在吸引力。
人的思想具有吸引力作用:
你想好的事情就能吸引更多好事發生在你身邊,你越是想著不好的事情就會吸引更多不好的事情發生在你身邊。
#我和頭條的故事#